Views: 2251
|
Replies:0
|
学者:特朗普用治理公司方法治国注定成功不了
Tag:
特朗普
|
OP
01/23/2018
他让美国离“再度强大”越来越远 由于临时支出法案未能在美国参议院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美国联邦政府于2018年1月20日零时起宣告“关门”。而这一天,刚巧赶上特朗普正式就任美国总统一周年。 一年前,在就职典礼上,特朗普郑重且高调地强调要将“让美国再度强大起来”作为自己的施政目标。如今,一年下来,对于特朗普极具个性的执政让他距离这个目标是更近还是更远,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世界和平论坛秘书长阎学通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给出了他的答案:2017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战略信誉不断下降,这种情况有可能持续到他执政结束。 用治理公司的方法来治理国家 注定成功不了 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在美国销售火爆的《怒与火》一书中,对特朗普的精神状况是否合适担任总统职务提出质疑。特朗普在推特上的回击也很有意思,说他不仅是天才,而且精神稳定。就特朗普上任这一年来的表现,能像他自己说的那样用“天才”和“稳定”来概括吗? 阎学通:自特朗普赢得大选起,美国媒体就不断有关于他精神与常人不同的报道。与以往根据特朗普的行为和公开讲话进行的分析不同,这本书以他身边人的评价为基础,于是人们会深信这些负面评价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这本书之所以让特朗普非常恼火,不仅是对他的人身攻击,更主要是作者所引用的对他的负面评价来自于他身边的人,班农是其中典型代表。此外,作者被允许在白宫进行采访,这意味着特朗普曾期望这本书是一本正面肯定他的传记,而结果却与他的期望完全相反。 当地时间2018年1月11日,英国利物浦,水石书店售卖迈克尔·沃尔夫新书《烈焰与怒火:特朗普白宫内幕》。 根据特朗普一年来的政策行为,对他的政治个性可做两个判断:其一,他是求大而不求稳。他敢于采取极端的政策以获取重大的政绩。他成功就会被认为是有“天才”,他失败就会被认为是“蠢才”。其二,他不信任职能部门和专业人员,直接动员大众并亲自制定政策。由于在领导与大众之间,决策与执行之间没有了缓冲,任何政策调整都必然带来突然的社会动荡。因此在他执政期间,美国政府的政策很可能呈现为缺乏一致性、摇摆不定。这种前后不一的政策行为必然会削弱其政策的信誉,从而“不确定性”将成为人们对他风格的基本判断。2017年美国战略信誉不断下降,这种情况有可能持续到他执政结束。 我没有进行人身攻击的意思。能不能成功是一回事,聪明和愚蠢是另外一回事。聪明的人也可能失败,愚蠢的人也可能成功。但就特朗普政府的整体政策而言,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人对特朗普有一个特别矛盾的心态,就是他们希望美国能有一个突破性的改变,但又担心特朗普让美国的未来更加不确定了。现在来看,特朗普更有可能让美国朝哪一个方向走? 阎学通:特朗普的政策的确与我们以往所熟悉的美国内外政策不同。美国人既希望特朗普反常规的政策能使美国重新获得活力,但又担心这种政策加速美国的衰落。我认为特朗普的政策会进一步消弱美国并且难以恢复美国的昔日领导地位。 我对经济是外行,我无法评价特朗普的政策是否能恢复美国的经济实力,只能从对外政策角度进行评价。中国自1982年起开始执行不结盟政策,我们争取国际支持的方法主要是靠经济合作。2010年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国,以经促政的策略效果就开始下降了。 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一个很明显特点就是发展中国家化,就是表现得不像超级大国,所以他在国际问题上的责任感没有那么强。他是自1945年以来第一个将美国的国家利益排序进行调整的总统,此前的美国历任领导人都将美国的世界领导地位作为第一利益追求,而在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里,这种排序变成了先经济再军事,然后才是政治,经济和政治的排序刚好倒换过来了。 如今美国有50多个军事盟友,美国不承担国际安全责任则失去盟友的支持,其国际地位只会下降而不会上升。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依然有很多支持特朗普的声音,尤其是一些商界人士认为不能低估一个企业家的能力。特朗普有被低估的可能吗? 阎学通:在特朗普竞选时,很多商界人士就比较支持他。很多商人把国家理解为一个大的公司,但学者往往认为国家和公司是两个不同性质的行为主体。 如果跟人解释说军队和公司不一样,很多人比较容易理解;但说国家和公司不一样,很多人就不理解了,认为国家就是个大公司。 但在学者看来,特朗普没有把自己当成是国家的管理者,还是把自己当成是企业的管理者,用治理公司的方法来治理国家,所以他就注定成功不了。 比如公司在十个领域进行投资,它可以在尝试一段时间后放弃一些不挣钱的领域的投资。但国家不行,比如面对贫困人口的问题,国家是不能不管的。还有,公司是以逐利为目标,对于不能为公司创造利润的员工,老板可以去解雇他们。但国家不行,一个总统不能因为一些官员不同意你的政见,或者成为你推行政策的障碍,就将人从公务员的队伍里开除掉,更不可能对于不能给国家创造财富和利润的人,就把他们赶走。 在处理对外关系上也是如此。对于公司来说,我不想和你合作,那就可以不跟你合作;我跟你关系不好,那就老死不相往来。但国家不行。 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影响力 开始下降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特朗普还是世界的一个很大的不确定性吗? 阎学通:2016年底接受采访时,我说依据自由主义的政治标准,特朗普政府将是2017年制造最多“黑天鹅”的政府。现在看来这个判断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美国退出了TPP、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协定》,向北约成员施压要求增加军费,支持沙特制裁美国自己的盟友卡塔尔,宣布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在2018年的头一个月,特朗普又突然取消对和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的访问计划。今年余下的时间里,特朗普还会做出类似在朝核问题上一会儿一变的政策。去年他声称要军事解决朝核问题,不久又表示可以无条件与朝鲜谈判。由于美国还是世界上拥有最强大物质实力的国家,因此美国不确定的政策必然是对世界影响最大的。 在每个具体问题上,特朗普的政策肯定是非常不确定的,但是关于他的对外战略原则则是确定的。例如,他的对外贸易原则是贸易保护主义,他的同盟战略是减少美国承担的责任,他在人权问题上采取少介入他国事务的政策,他的气候变化政策的原则是保证美国能源工业得以发展。他的对外战略还有一个原则,即不受国际承诺限制,随时放弃国际承诺。因此,了解了特朗普政府的这些对外原则,可以预测他的政策大方向。 中国新闻周刊:以特朗普的这种行事风格,目前朝核问题上出现的缓和态势会持续一段比较长的时间,还是很快会迎来“倒春寒”? 阎学通:特朗普非常看重东北亚的战略意义,但他在朝核问题上已经失去了战略信誉。如今朝韩关系开始改善,美国对朝进行军事打击的条件已远不如去年。今年美国在朝核问题上的影响力下降的可能性大于上升的可能性,因此特朗普有可能放弃朝核问题,转而在其他问题上制造冲突。 现在大家对朝核问题的期望值是两个极端,一个是朝鲜放弃核武器,另外一个是美国动用武力。现在看来,这两种极端情况都不大可能出现。那只要不走这两个极端,就是继续在中间状态下徘徊。 中国新闻周刊:特朗普在发布《国家战略安全报告》时的演讲中说,一个不准备打赢战争的国家是一个不能阻止战争的国家。在什么样的形势下,他会发动战争? 阎学通:现在很难判断特朗普在今年会对什么国家发动战争。从他在朝核问题上的政策看,他今年发动战争的可能性较小。与其他国家发生军事摩擦,像去年对叙利亚打几十枚导弹,这种事是有可能的。不过这种小动作升级为战争的可能性较小。特朗普军事打击核国家的可能性很小,即使他决定发起军事行动,也只会针对小国。 防范中国政策主要集中于 经济和科技领域 中国新闻周刊:你曾说过特朗普的风格是“不怕冒大险而要求大利”,他的边界在哪儿? 阎学通:我认为他的边界就是在实践中的成与败。这种冒大险求大利的做法有两个特点,一是不到最后失败不放弃政策;二是放弃政策也不接受别国方案。例如,在朝核问题上,特朗普以战争边缘政策威慑朝鲜,但当这种政策失败后,他也就不提战争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他会回到谈判的路上来。他可能采取不了了之的态度。 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的政策也是如此。当阿拉伯国家群起反击后,特朗普也不再坚持美国大使馆在近期迁到耶路撒冷了。他的对华政策也是如此。刚开始要放弃“一中”原则,看到不起作用,于是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发现访问也实现不了他的目标,于是又出台《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要对中国企业进行制裁。 特朗普的政策是非常多变的,可以说是灵活到为了实现目标而没有原则。判断特朗普的政策不能依据他说什么,而只能依据他做什么。以往我们认为,加强与美国的沟通可以减少误解,避免不必要的对抗。我认为和特朗普政府加强沟通则没有这样的作用。他访华后的政策说明,与他本人进行沟通所获得的信息都无法作为判断美国政策走向的依据,与其手下人进行沟通所获得的信息则更加不靠谱。并不是他手下人不靠谱,而是这些人无法改变特朗普言而无信的性格。 所以,我还是那个观点,就是无论特朗普政府提出与中国合作还是与中国对抗,中国都不必立即反应。对美政策不要根据美方宣布的政策进行反应,而应以美方的具体行为作为反应的依据。 中国新闻周刊:特朗普政府的《国家战略安全报告》中将中国看作是“战略竞争对手”。你在差不多一年前就曾明确指出,“我认为特朗普对中国的政策就是防范中国的崛起,就是过去我们说的遏制政策”。这种“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和你说的“遏制中国”是一致的吗? 阎学通: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定位于“战略竞争对手”,这只是说明美国政府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性质。也就是说,特朗普政府并不认为中美是非敌非友,而是敌大于友的关系。这个报告定性了中美关系的本质是竞争,但有关如何防范或遏制中国的政策主要集中于经济和科技领域。例如,报告不点名地表示要限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以减少对华贸易逆差;要限制中国学生到美国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医学等专业,以防中国人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这个报告对于军事和政治上如何防范中国的内容不多。因此,特朗普对中国的遏制政策将与当年美国遏制苏联的政策不同,前者是经济为主,而后者是全方位的。 特朗普访华 中国新闻周刊:特朗普政府提出的“印太”概念和奥巴马时期的“亚太再平衡”概念相比,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 阎学通: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性质不同。特朗普政府一直没有使用“印太战略”的概念,只说是“印太地区”。因此这个概念还不是一个战略,只是讲明了其对外战略的重点地区。由于强调的是地区而不是战略,因此不是军事意义上的,而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则是一个军事或政治战略。特朗普强调的是印太地区的“自由”与“开放”,这两个词在经济上意味着开放市场。 此外,特朗普用“印太”取代“亚太”也是为了区别于奥巴马,其实并没有太具体的政策内容,目前还是有其名无其实。东盟国家、日本和韩国都已经意识到了特朗普对在亚太搞多边军事同盟没有兴趣,因此安倍已经将日本的“印太战略”定义为经济战略。 人事管理上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特朗普的表现中,有让你感到特别意外的地方吗?最意外的是什么? 阎学通:他执政不久,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认为不确定性将是他对外政策的特点。因此到目前为止,他的对外政策没有让我感到意外的。我感到意外主要有两点,一是家属干政。他让女儿和女婿介入国家的重大决策。让家人参与国家决策这是封建体制的常态,目前一些封建体制国家仍保持这种决策方式,但在西方采取选举制的国家已经没有了。特朗普采取家庭决策方式,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更使我惊讶的是,美国这个自称是现代民主楷模的体制里,竟然没有回避制度可以约束家人干政。最不可思议的是,美国政界竟然也没有任何人建议通过立法方式约束领导人的家属介入国家决策。 二是任免高级官员的标准是对他个人的忠诚。他让副总统带头赞扬他,让秘书每天提供赞扬他政绩的新闻报道。他执政的前8个月里就解职了9个正部级的官员,其中8个是他上台后任命的,包括班农。他任免高级官员不以能力为标准,而以是否听他话为标准。高级官员在政策上与他存在认识分歧,就面临被解雇的危险。这很像私人公司的人员管理政策,不太像一个现代化国家的官员制度。自班农在去年8月被解雇之后,特朗普没再解雇部级官员。如果是因为其他官员不再敢提出与他不同的政见,这意味美国出现重大决策失误的概率将上升。如果是他意识到频繁解雇高级官员有战略决策风险,他与班子成员的不和则将会进一步上升。 中国新闻周刊: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一直被传因为和特朗普不和随时会被“下课”,但到目前为止,这个传言没有变成现实。这算是个例外吗? 阎学通:一个国务卿才干了一年的时间,却早早就出现了要“下课”的各种传言,这就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它本身就意味着特朗普在人事管理上存在很严重的问题。 中国新闻周刊:从现在的趋势看,特朗普有可能连任吗? 阎学通:这个问题现在讨论有点太早了。我预测不了,因为目前能连任和不能连任这两种可能性的概率差不多。
0
0
|
|